读史记,谈领导力-刘邦、项羽领导力分析


  提及项羽,很多人马上想到的就是“力拔山兮气盖世”;谈到刘邦,不少人映入脑海的就是“大风起兮云飞扬”。这两句诗词都展现出了刘、项二人非凡的英雄气概。两人曾经义结金兰,并联手扑灭暴秦,但终究不得不兵刀相向。楚汉争霸是中国历史的至关重要的一次转折点,两强相争的结果以楚败汉胜告终。试想,如果当初结果恰恰相反,可能现在很多中国人不能叫做“汉人”,而是得改称“楚人”了。为什么“屡战屡胜”的西楚霸王项羽终归被“屡战屡败”的汉王刘邦所击败呢?原因就在于刘、项二人在领导力上的巨大差距。

  何谓领导力?领导力就是使得追随者乐于追随,并共创事业的能力。在领导力课程开篇第一课老师提到领导力三要素“揽权、用权、固权”。凭我个人理解,揽权=吸引追随者。用权=使用追随者。固权=保障追随者。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(参见下图)。能否最大限度的吸引到足够多的追随者,能否最大限度的为追随者提供发挥空间,能否最大限度为追随者提供保障,是衡量一个领导者领导力是否优秀的三个非常重要的标准。唯有这样的领导者,才能够打造出“能人众多、人尽其事、齐心协力”的黄金团队(参见下表分析)。


  无论领导力三要素哪一方面来看,刘邦均远超出项羽,分析如下:

  一、揽权

  从刘邦和项羽两人的出身来看,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白手起家。而一介平民要想要转变为领导,一要有成为领导的野心,二要有大量群众拥护。这二者往往是缺一不可的。

  刘、项二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志存高远,不愿自甘平庸。在《史记?高祖本纪》和《史记?项羽本纪》中都提到了二人曾见秦始皇出巡时浩荡场面,刘邦感叹道:“大丈夫,理应如此”。而项羽口气更为狂妄:“吾将取而代之”。

  不过,仅凭个人有野心就想当头是远远不够的,没有足够数量的群众拥护,充其量这个“领导”也只能是个光杆司令,干不成什么大事。刘邦手下能人众多,猛将如云,而且手下都对他忠心耿耿,掐指一数就能数出张良、韩信、樊哙、萧何、曹参、夏侯婴、陈平等一干人才。而项羽呢,下属虽然多,忠心耿耿而且才能出众的好像没有几个,数来数去也只发现一个范增。

  判断一个领导是否真正受拥护,就得看领导落难的时候,下属如何反应。例如,刘邦在最危急的彭城一役时,所部五十六万兵马被项羽领兵三万击溃,几乎全军覆没,刘邦仓皇奔逃几如丧家之犬。为了逃命,刘邦甚至狠心把自己小孩推下车去。即便在此种危急关头,他的重要谋臣武将反叛的不多,甚至还有记信、周苛两人慷慨赴死,解救与他。反观项羽,在落难之时几乎无人肯出手相助,自己的手下不是造反就是跑路,甚至自己的亲戚项伯都与刘邦暗地勾结。这些事例说明:刘邦的成功,基于“得道多助”;而项羽的失败,基于“失道寡助”。

  上面提到的“道”,与领导者是否具有“政治头脑”密切相关。作为一个领导,你就不再是一个自然人,而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社会人。例如领导必须看的长远,懂得争取人心,还要狠下心来,果断决策。

  在战略眼光方面,刘邦绝对是“帝王”风范,而项羽是典型“地主”心态。比如刘邦起初就给自己制定了“定都咸阳,利用关中的人力、经济和地形优势,再图全国”的战略。而项羽虽然争得了天下,却放不了自己家里的一亩三分地。正如《史记?项羽本纪》中开篇提到的项羽“富贵不归故乡,如衣绣夜行,谁知之者!”可笑,天下都已经打下来了,可项羽却偏要定都在偏僻的家乡彭城。可见其战略眼光之差。

  在争取人心方面,刘邦宅心仁厚,自制力强,而项羽却穷凶极恶,杀人如麻。比如刘邦占据关中时,废除了暴秦的苛虐法令,约法三章“杀人者死,伤人及盗抵罪”,维护治安,安定百姓,保护公文,原秦朝的官员仍然正常履职。刘邦还坚辞关中百姓赠送的牛羊酒食,也不住在阿房宫中纵欲享乐。如此一来,关中百姓对刘邦的评价是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”。而项羽呢,进驻关中前,坑杀秦兵二十万人。进驻关中后,又是一路屠杀破坏,后来后来把富丽堂皇的阿房宫一把火烧了。如此一来,关中百姓对项羽的评价是“秦人大失望,然恐,不敢不服耳”。

  在制定决策方面,刘邦迅速果断,不拘小节;而项羽犹豫不决,沽名钓誉。比如鸿门宴时,刘邦能够迅速采纳张良的意见,冒着生命危险低声下气的前往项羽处负荆请罪。虽然刘邦在进入关中的表现已经展现出了非常强烈的王者之气,若不除掉则后患无穷,但项羽担心公然杀掉刘邦会影响自己的声誉(毕竟他俩曾是结义兄弟和亲密战友),在犹豫不决之下,最终刘邦溜之大吉。“鸿门宴”之所以成为史记中最经典的片段之一,不仅是因为情节精彩,人物心理、对话精到,更是因为“鸿门宴”是刘邦、项羽二人命运的转折点。在这个关键点上,刘邦果断的作出了正确的决策,而项羽则一失足成千古恨。

 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发现,项羽属于“政治白痴”型领导,这种人不可能得到群众的长期拥护,即便是短暂成功,也只能是昙花一现,失败是必然的。

  二、用权

  在追随者加入领导者的团队后,领导者应该做到的事情就是知人善用,为追随者安排恰当的岗位,并提供足够大的舞台,使得追随者能够充分实现自身价值。这必然要求领导者有比较强的识人、用人之术。

  判断一个领导权力有多大以及用权是不是高明,不是看他管了多少人和做了多少工作,而是看他的下级能管多少下属和做多少工作。例如,一个企业地位最高者是董事长,而董事长实际上只管了手下少数几个高管,整天的工作似乎也没那么紧张。一个领导能力再强,毕竟时间和精力有限,不可能一人做所有的事情,所以必须要进行合理的分权、授权。一般情况下,领导授权越多,权力不仅不会变小,反而会越来越大。刘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表面上看,身为一代帝王的刘邦似乎从没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,给我印象深刻的场景大多是溃败和逃命,倒是他的手下张良、韩信、樊哙等人作出的丰功伟绩很是雷人。但就是这样一个“弱者”,却最终成就了“霸业”。这与他“人尽其才、物尽其用、充分授权”的用人理念是分不开的。

  而“强者”项羽,纵然手下猛将如云,却未能合理使用,使得自己的队伍大而不强。每到危急关头,项羽都是一人披挂上阵(顶多带上一个范增),东征西讨。即便是彼时项羽是30岁上下,年轻力壮,但长期如此折腾,即便不战死,迟早也会被拖死。

  除了充分授权之外,刘邦也能做到 “用人不疑”。比如,刘邦率领部队与项羽鏖战,冒着巨大危险去亲自牵制项羽军队主力,却另外安排韩信分兵去吞并齐、燕、赵、楚等地。对刘邦来说,这是一种近乎“疯狂”的决策。第一,身边无韩信这种大将,战局前景堪忧,性命可能不保。如果自己不幸战死,恐怕最后是为韩信谋了福利;第二,倘若韩信占据齐、燕、赵、楚等大片土地之后,拥兵自立,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由此可见刘邦对韩信的信任程度非同一般。相应的,韩信也并未辱使命,顺利的完成了刘邦交代的人物。而项羽却生性多疑,甚至对跟随自己多年的重要谋臣范增也不能充分信任。最后项、范二人居然被刘邦使了一个非常低级的计谋就给离间了。范增的离去,大大加快了项羽灭亡进程。

  刘、项二人在用权/人的巨大差距,刘邦自我评价值得大家深思:“夫运筹策帷帐之中,决胜于千里之外,吾不如子房。镇国家,抚百姓,给馈饷,不绝粮道,吾不如萧何。连百万之军,战必胜,攻必取,吾不如韩信。此三者,皆人杰也,吾能用之,此吾所以取天下也。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,此其所以为我擒也。”

  三、固权

  做企业虽然表面上看是“做蛋糕”的过程,但换个角度来看也是“分蛋糕”的过程。蛋糕分得越多,最终蛋糕可能会越来越大。做为一个领导,如果不懂得“分蛋糕”,要想把企业做大做强,是不可能的事情。“分蛋糕”既是分权力,更是分利益。只有把下属激励好了,才能调动团队的积极性,企业将会越做越大,领导的地位也自然会越来越巩固。

  刘邦无疑是史上最会“分蛋糕”的伟人之一,他讲信用,重承诺,对有功劳的下属非常慷慨,动辄升官、封地、赐金,使得手下人均死心塌地的跟着他,丝毫没有二心。而项羽却与刘邦恰恰相反,不讲信用,轻承诺,对有功劳的下属非常抠门,是典型的“黄世仁”形象,导致他的手下很多后来都投奔了刘邦。例如,楚怀王曾经与众将约定“先入关者王之”。刘邦最先攻陷关中,理应被封为秦王。但却被项羽背信弃义下放到汉中作汉王。另外,在分封其他诸王时,项羽故意将六国分拆为十八国,不仅未将过去六国的王侯封在故地,反而封至他地。这种不得人心的“激励”手法,大大的加剧了项羽与下属之间的矛盾。果不其然,不多久反叛四起,而项羽不得不带着楚军到处平叛,那局面就像是按住了葫芦又浮起了瓢,场面一发不可收拾。这种乱局,为刘邦夺取天下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。在项羽平叛过程当中,刘邦从容的蚕食项羽的势力范围,并且最终在垓下十面埋伏围困楚军,使得项羽自刎而死。

  刘邦手下的大臣高起、王陵对于刘、项二人的固权能力做过对比:“陛下慢而侮人,项羽仁而爱人。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,所降下者因以予之,与天下同利也。项羽妒贤嫉能,有功者害之,贤者疑之,战胜而不予人功,得地而不予人利,此所以失天下也。”

  一个团队的领导往往对整个团队的走向起到决定性作用。首领领导力强,也能将一只实力微弱的游击队逐渐整合成一支钢铁洪流;首领领导力弱,即便是带领一支曾经所向披靡的野战兵团,也可能最终沦落至兵败如山倒的境地。两千多年前楚汉争霸如此,两千多年后国共相争亦如此。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给我们大家的启示也是大致相同的。那就是,领导力即为核心竞争力。


评论: 0 | 引用: 0 | 查看次数: 4203
发表评论
你没有权限发表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