忽然之间-陈蔚文(感人)
作者:Leon 日期:2005-03-07
“我们走在雨和雨的间歇里,肩头清晰地靠在一起,却没有一句要说的话……这是长久生活在一起,造成的”。 (《父亲和我》-吕德安)
忽然之间,父亲六十了。
农历五月初二(6月19日)是他六十岁生日。快五月底时,同乡徐伯伯回老家,他搭车顺道回了趟老家浙江兰溪。父亲此次去,说是提前给自己过生日,再给爷爷奶奶上上坟,看看姨婆,姨婆90多了,是父亲在老家唯一长辈。每年冬天回去,姨婆都要备一份东西:手勾的毛线拖鞋,还有她自己做的香肠。姨婆说,吃一年少一年了。
母亲正犯类风湿,痛得行动不便,本不想父亲走,但父亲夜里睡不着,思想斗争了很久,还是想回去。他说,从17岁出去离家当兵,就再没在老家过过生日了。两天就回。母亲说那你就去吧。
回兰溪那天,父亲穿了件姐给他买的褚红条纹名牌T恤,看去挺精神。可他弯腰整理包时,我看见他的头发灰白了不少,像许多老人一样,岁月的霜开始自头顶降下。这是多么不可思议!我原以为父亲永不会老。从我有记忆起,他就是孔武力量的象征,我的旧邻至今记得他的力道,他家房门钥匙落里面,父亲只一脚就把结实的门给踹开了,邻居几年后提起还赞,老陈,啧啧,真厉害!
父亲的血管中涌动着一点即着的血液,为此,在敏感的成长道路上,我和姐姐没少领教他暴风骤雨的管教方式。信奉枪杆子里出政权的他,对女儿亦崇尚武力的效用。他的脾性使我愤怒绝望,在不短的时间里我曾深切地渴望自己是个孤儿!并多次梦想真正的亲生父母来寻我回家。在别人谈起父爱的诸般宽厚温暖时,我只有遗憾与自伤。
我以为,终身,我和父亲之间都有一层无法消除的隔阂。
成年后,我和父亲的话不多,基本上是一类内容:搜肠刮肚对他汇报近期业绩和他对我提出新的要求。有时,我希望却又避免和父亲单独呆在一块儿,空气中像有许多闷湿的语言,然而,说不出。无从说起。
这是吕德安的诗歌《父亲和我》中说到的吗,“我们走在雨和雨的间歇里,肩头清晰地靠在一起,却没有一句要说的话……这是长久生活在一起,造成的”。
我结婚那天,父亲请了不少战友,他喝醉了,热烈地握着我朋友们的手。这情绪也感染了父亲战友,有位伯伯热情地握着伴娘(她的红缎棉裙比我的礼服还红)和新郎的手,祝他们恩恩爱爱白头到老。
父亲在我新房吐了,直躺到傍晚。他执意要回去,家里有从兰溪特意来参加我婚礼的叔叔婶婶,父亲要做饭给他们吃。
天很冷,像要落雪,父亲一直走进寒风里。我觉得像和父亲从此分开了。
婚后有段日子,父亲都不上我这儿来。他似乎还不能接受我结婚这个事实,又仿佛不愿打扰我和一个陌生男人的生活。
直到一次我手术出院,他和母亲一块来照顾我。
有次他正喝着酒,我无意说起,住在我邻近的女同学家有对双胞胎挺可爱,父亲说,那去看看。我一时怔住,哦,那我打个电话。电话通时,我还有些没大反映过来,我对同学说,我爸说去你那看看小孩——同学和父亲也是熟的,她也有点意外,说好啊。
印象里,父亲从不是个儿女情长的人。
我们生病想使他惊慌几乎不可能,总是多喝水,多吃药——抓一把药片逼着吃下去。我小时不怕病死却担心会被超剂量的药给弄傻。我两次住院父亲都来病房打一转就走了,像领导一样总结些我活该得病的原因,提出几点务必改进的意见。
对孩子之类他总嫌繁琐,我的小表弟表妹们都说“大伯是老虎”,老虎是最能表现他们畏惧的猛兽。而现在,父亲居然想要看看别人家的孩子?
到同学家,父亲粗糙的手掌小心而笨拙地抱起其中一个,那孩子乖巧地依在父亲怀里,父亲脸上有一种柔软。
那一刻,父亲小心地抱起那幼小孩子时,不知为什么,我忽然觉得父亲真的老了。这感觉让我觉得难受。
如果,注定与慈祥同时到达的是衰老,我宁愿,父亲还是那个暴躁、容易为我们激怒的父亲!
然而,父亲脾气真的越来越好了。甚至,好得出乎我们意料。
三月在上海姐姐家,父亲居然提出晚上打牌——要知道,父亲以前从不屑和孩子玩什么把戏,游泳下棋这些他的强项他一样未教过我们(心下父亲一直遗憾没个儿子)。父亲牌技亦好,但他从不和我们打,哪怕春节,哪怕我们求他。像恪守对手标准的武林中人,宁愿武器生锈他也不肯放低了自己。但他现在居然主动提出和我们打牌?
我们没有因为父亲的屈尊而争口气,照样打得乱七八糟,尤其姐姐,她读到博士的学问仿佛全丢到爪哇国去了,表现出的智商就连性情温和的姐夫也时常忍无可忍,但父亲硬是坚持下来了。他竭力克制自己,始终未发出咆哮——这对他可能像用宝剑砍豆腐,是件非常隐忍痛苦的事。我们以为父亲这辈子也不想和我们打了,谁知,次晚他又兴致勃勃地说,来,我们打牌吧。
父亲的脾气哪去了?
曾经,直到我上班后,父亲还动手打过我。不记得为什么事顶撞了他,夏天的楼道,父亲追出来,一记扇在我脸上,金星四溅,脸颊与嘴唇立时肿起来。我在办公室的黑暗中呆了一晚,对父亲的恨又一次达到高潮。第二天,本来很少化妆的我为掩饰嘴唇的红肿抹了唇膏,每一下涂抹,都充满绝望、屈辱与破坏。镜中的我,苍白的脸,嘴唇怪异,像突兀伤口。我想上天为什么要给我这样一个父亲,为什么?!我宁肯生在困苦乡下,在烈日下做活,保持长期饥饿,只要——上天给我一个慈父,他粗砺的手掌不是用来考验我对疼痛和自尊的耐受,是用来抚摩我的头顶,用来为我编织玩艺,用来温暖地牵住我,在脏乱的尘世中走。
僵持——曾是我和父亲长年间的状态。我们像宿敌生活在同个屋檐下,一言不合便起干戈,相互都恨得咬牙切齿。
但渐渐,父亲和我连“隔夜仇”都少有了。准确地说,是父亲的气消得快了。头天和我怄了气,第二天他就叫我——就像一头高大的狮子俯身低就小动物。父亲是那么要面子,而我又那么死倔,两人中总得有人让步。父亲让了步。他不是没有委屈。有次饭桌上,他喝了酒,嫉恶如仇地谈起某事,几乎要拍案而起,我觉他偏执,和他争论起来,一句不肯让,他气得脑门子充血,起誓再不上我这来。第二天,他又来了。来了自言自语几句,大意是老了,没办法,得求着我过了——父亲在给自个找台阶。他哪会求谁呢?后来他跟母亲说,现在他让着我,就当是对我以前粗暴的补偿。
父亲退休后,日子冷清,最大享受是躺床上看武侠小说(他素来是武侠迷),骑个旧车到战友家借,只恨金庸不够高产,梁羽生封刀挂剑不写武侠,古龙又英年早逝。父亲借的全是无名作者,亦看得快意恩仇津津有味。中午他和母亲潦草吃点,就盼着我晚上回去。我嘴刁,只知一筷下去就找出了不是,汤咸了菜淡了,却不知父亲忙活了半天。大热的天,他在厨房一身汗(手上还时常缠着创口贴)。吃完,碗都不让洗,他接着在厨房忙活,像我们是尊贵珍稀的客人,倘洗了碗,下回来的热情就会打折。
父亲把我和姐姐的“出息”看得顶要紧,至于恋爱结婚,在他看来都是人生的花头,晚些甚至没有也罢。“出息”在父亲眼里,大过“幸福感”,为这点,我们对他有怨。我们希望的是那样一个父亲,能把女儿的幸福看得高过一切,哪怕四点起来扫大街,只要她觉着高兴。父亲不是,他要我们把一切幸福只系于自己身上,不依傍男人任何。
有时和姐姐说起,我们基本保持向前走的姿势,不敢真的纵懈,可能就是不想让父亲失望(就像有位作家说的,他一生的写作全是为了母亲的骄傲)。父亲当面从未鼓励过我们,可人后,他喜孜孜地把老大老二的业绩尽述人听,口气中全是孩子般的炫耀之情。且内容与时俱进,姐姐出国了,我出书了,熟人很快就知道。母亲说父亲,你在单位专为女儿设立块黑板报得了!每周更新内容,也省你费口舌。这话若我们也在,父亲就像偷吃东西的孩子被人撞个正着,有些羞郝,他急急分辨,我哪说了,我提她们干吗,我从来没说过!
偶翻从前相册,戴军帽的父亲在照片上年轻英武地微笑——那真是一种无所惧,无所忧的勃然英气啊!六十,它是怎么偷袭父亲的?先是腰身、鬓角,还是脾性?
一个弱小的人的衰弱,或许不会让人过多感慨。而一个原本强壮的人的老去,会格外让人觉得无奈。他的肌肉,力气,火爆性子……,那些坚硬的棱棱角角全都被光阴的水浸泡软了。但可以肯定,父亲,仍不会和别的老人一样。他永远不会坐在院里花坛边打盹晒太阳,不会陪母亲一块买菜(他不愿母亲还价,因为他把对菜农的同情间接倾注在了对二道贩子的同情上),不会去公园和别的老人扎堆闲话,不会用亲热些的称呼唤我们(他从来称呼我们全名),不会恪守养生之道,只信奉想吃什么那就是体内缺了什么,管它三油甘脂高不高。
父亲老了,可还是他。直通通地走路,说话,嗓门大得像对方患了严重耳背;固执,性孤独却好客,最高兴人家赞他菜烧得好,倘人家没说,他就要亲自指点盘中不寻常处(如刀功配料、烹饪手法等);无条件地信人,屡次借钱给不良同乡(总和几乎是积蓄全部);每日不离酒,母亲一不留神,他就提溜起瓶飞快给杯子添上一点。
五月底兰溪的那顿生日酒,想必热闹非凡。姨婆儿子给安排的酒店,酒席对平日勤俭的父亲来说相当奢侈,花了一千多,这是父亲请客历史中空前(可能也是绝后)的纪录。少小离家,从来回兰溪都是亲朋请他,他是客。这次,他是主,他要让亲戚们吃得尽兴喝得畅快。那天将要席散,父亲才说起自己提前过六十生日。43年,他在老家过的唯一生日,席间长辈只余老眼昏花的姨婆。众人皆起敬酒,父亲想必喝得不少,但父亲坚持说他一点没醉。真没醉。出酒店,他还面朝北站了好一会,那个方向,是爷爷奶奶老宅“尚义堂巷”的方向,也是他们墓地的方向。
(本文被评为《读者》杂志2004年度最受读者欢迎作品)
《父亲和我》
-吕德安
父亲和我
我们并肩走着
秋雨稍歇
和前一阵雨
像隔了多年时光
我们走在雨和雨的间歇里
肩头清晰地靠在一起
却没有一句要说的话
我们刚从屋子里出来
所以没有一句要说的话
这是长久生活在一起
造成的
滴水的声音像折下的一支细枝条
像过冬的梅花
父亲的头发已经全白
但这近乎于一种灵魂
会使人不禁肃然起敬
依然是熟悉的街道
熟悉的人要举手致意
父亲和我都怀着难言的恩情
安详地走着
忽然之间,父亲六十了。
农历五月初二(6月19日)是他六十岁生日。快五月底时,同乡徐伯伯回老家,他搭车顺道回了趟老家浙江兰溪。父亲此次去,说是提前给自己过生日,再给爷爷奶奶上上坟,看看姨婆,姨婆90多了,是父亲在老家唯一长辈。每年冬天回去,姨婆都要备一份东西:手勾的毛线拖鞋,还有她自己做的香肠。姨婆说,吃一年少一年了。
母亲正犯类风湿,痛得行动不便,本不想父亲走,但父亲夜里睡不着,思想斗争了很久,还是想回去。他说,从17岁出去离家当兵,就再没在老家过过生日了。两天就回。母亲说那你就去吧。
回兰溪那天,父亲穿了件姐给他买的褚红条纹名牌T恤,看去挺精神。可他弯腰整理包时,我看见他的头发灰白了不少,像许多老人一样,岁月的霜开始自头顶降下。这是多么不可思议!我原以为父亲永不会老。从我有记忆起,他就是孔武力量的象征,我的旧邻至今记得他的力道,他家房门钥匙落里面,父亲只一脚就把结实的门给踹开了,邻居几年后提起还赞,老陈,啧啧,真厉害!
父亲的血管中涌动着一点即着的血液,为此,在敏感的成长道路上,我和姐姐没少领教他暴风骤雨的管教方式。信奉枪杆子里出政权的他,对女儿亦崇尚武力的效用。他的脾性使我愤怒绝望,在不短的时间里我曾深切地渴望自己是个孤儿!并多次梦想真正的亲生父母来寻我回家。在别人谈起父爱的诸般宽厚温暖时,我只有遗憾与自伤。
我以为,终身,我和父亲之间都有一层无法消除的隔阂。
成年后,我和父亲的话不多,基本上是一类内容:搜肠刮肚对他汇报近期业绩和他对我提出新的要求。有时,我希望却又避免和父亲单独呆在一块儿,空气中像有许多闷湿的语言,然而,说不出。无从说起。
这是吕德安的诗歌《父亲和我》中说到的吗,“我们走在雨和雨的间歇里,肩头清晰地靠在一起,却没有一句要说的话……这是长久生活在一起,造成的”。
我结婚那天,父亲请了不少战友,他喝醉了,热烈地握着我朋友们的手。这情绪也感染了父亲战友,有位伯伯热情地握着伴娘(她的红缎棉裙比我的礼服还红)和新郎的手,祝他们恩恩爱爱白头到老。
父亲在我新房吐了,直躺到傍晚。他执意要回去,家里有从兰溪特意来参加我婚礼的叔叔婶婶,父亲要做饭给他们吃。
天很冷,像要落雪,父亲一直走进寒风里。我觉得像和父亲从此分开了。
婚后有段日子,父亲都不上我这儿来。他似乎还不能接受我结婚这个事实,又仿佛不愿打扰我和一个陌生男人的生活。
直到一次我手术出院,他和母亲一块来照顾我。
有次他正喝着酒,我无意说起,住在我邻近的女同学家有对双胞胎挺可爱,父亲说,那去看看。我一时怔住,哦,那我打个电话。电话通时,我还有些没大反映过来,我对同学说,我爸说去你那看看小孩——同学和父亲也是熟的,她也有点意外,说好啊。
印象里,父亲从不是个儿女情长的人。
我们生病想使他惊慌几乎不可能,总是多喝水,多吃药——抓一把药片逼着吃下去。我小时不怕病死却担心会被超剂量的药给弄傻。我两次住院父亲都来病房打一转就走了,像领导一样总结些我活该得病的原因,提出几点务必改进的意见。
对孩子之类他总嫌繁琐,我的小表弟表妹们都说“大伯是老虎”,老虎是最能表现他们畏惧的猛兽。而现在,父亲居然想要看看别人家的孩子?
到同学家,父亲粗糙的手掌小心而笨拙地抱起其中一个,那孩子乖巧地依在父亲怀里,父亲脸上有一种柔软。
那一刻,父亲小心地抱起那幼小孩子时,不知为什么,我忽然觉得父亲真的老了。这感觉让我觉得难受。
如果,注定与慈祥同时到达的是衰老,我宁愿,父亲还是那个暴躁、容易为我们激怒的父亲!
然而,父亲脾气真的越来越好了。甚至,好得出乎我们意料。
三月在上海姐姐家,父亲居然提出晚上打牌——要知道,父亲以前从不屑和孩子玩什么把戏,游泳下棋这些他的强项他一样未教过我们(心下父亲一直遗憾没个儿子)。父亲牌技亦好,但他从不和我们打,哪怕春节,哪怕我们求他。像恪守对手标准的武林中人,宁愿武器生锈他也不肯放低了自己。但他现在居然主动提出和我们打牌?
我们没有因为父亲的屈尊而争口气,照样打得乱七八糟,尤其姐姐,她读到博士的学问仿佛全丢到爪哇国去了,表现出的智商就连性情温和的姐夫也时常忍无可忍,但父亲硬是坚持下来了。他竭力克制自己,始终未发出咆哮——这对他可能像用宝剑砍豆腐,是件非常隐忍痛苦的事。我们以为父亲这辈子也不想和我们打了,谁知,次晚他又兴致勃勃地说,来,我们打牌吧。
父亲的脾气哪去了?
曾经,直到我上班后,父亲还动手打过我。不记得为什么事顶撞了他,夏天的楼道,父亲追出来,一记扇在我脸上,金星四溅,脸颊与嘴唇立时肿起来。我在办公室的黑暗中呆了一晚,对父亲的恨又一次达到高潮。第二天,本来很少化妆的我为掩饰嘴唇的红肿抹了唇膏,每一下涂抹,都充满绝望、屈辱与破坏。镜中的我,苍白的脸,嘴唇怪异,像突兀伤口。我想上天为什么要给我这样一个父亲,为什么?!我宁肯生在困苦乡下,在烈日下做活,保持长期饥饿,只要——上天给我一个慈父,他粗砺的手掌不是用来考验我对疼痛和自尊的耐受,是用来抚摩我的头顶,用来为我编织玩艺,用来温暖地牵住我,在脏乱的尘世中走。
僵持——曾是我和父亲长年间的状态。我们像宿敌生活在同个屋檐下,一言不合便起干戈,相互都恨得咬牙切齿。
但渐渐,父亲和我连“隔夜仇”都少有了。准确地说,是父亲的气消得快了。头天和我怄了气,第二天他就叫我——就像一头高大的狮子俯身低就小动物。父亲是那么要面子,而我又那么死倔,两人中总得有人让步。父亲让了步。他不是没有委屈。有次饭桌上,他喝了酒,嫉恶如仇地谈起某事,几乎要拍案而起,我觉他偏执,和他争论起来,一句不肯让,他气得脑门子充血,起誓再不上我这来。第二天,他又来了。来了自言自语几句,大意是老了,没办法,得求着我过了——父亲在给自个找台阶。他哪会求谁呢?后来他跟母亲说,现在他让着我,就当是对我以前粗暴的补偿。
父亲退休后,日子冷清,最大享受是躺床上看武侠小说(他素来是武侠迷),骑个旧车到战友家借,只恨金庸不够高产,梁羽生封刀挂剑不写武侠,古龙又英年早逝。父亲借的全是无名作者,亦看得快意恩仇津津有味。中午他和母亲潦草吃点,就盼着我晚上回去。我嘴刁,只知一筷下去就找出了不是,汤咸了菜淡了,却不知父亲忙活了半天。大热的天,他在厨房一身汗(手上还时常缠着创口贴)。吃完,碗都不让洗,他接着在厨房忙活,像我们是尊贵珍稀的客人,倘洗了碗,下回来的热情就会打折。
父亲把我和姐姐的“出息”看得顶要紧,至于恋爱结婚,在他看来都是人生的花头,晚些甚至没有也罢。“出息”在父亲眼里,大过“幸福感”,为这点,我们对他有怨。我们希望的是那样一个父亲,能把女儿的幸福看得高过一切,哪怕四点起来扫大街,只要她觉着高兴。父亲不是,他要我们把一切幸福只系于自己身上,不依傍男人任何。
有时和姐姐说起,我们基本保持向前走的姿势,不敢真的纵懈,可能就是不想让父亲失望(就像有位作家说的,他一生的写作全是为了母亲的骄傲)。父亲当面从未鼓励过我们,可人后,他喜孜孜地把老大老二的业绩尽述人听,口气中全是孩子般的炫耀之情。且内容与时俱进,姐姐出国了,我出书了,熟人很快就知道。母亲说父亲,你在单位专为女儿设立块黑板报得了!每周更新内容,也省你费口舌。这话若我们也在,父亲就像偷吃东西的孩子被人撞个正着,有些羞郝,他急急分辨,我哪说了,我提她们干吗,我从来没说过!
偶翻从前相册,戴军帽的父亲在照片上年轻英武地微笑——那真是一种无所惧,无所忧的勃然英气啊!六十,它是怎么偷袭父亲的?先是腰身、鬓角,还是脾性?
一个弱小的人的衰弱,或许不会让人过多感慨。而一个原本强壮的人的老去,会格外让人觉得无奈。他的肌肉,力气,火爆性子……,那些坚硬的棱棱角角全都被光阴的水浸泡软了。但可以肯定,父亲,仍不会和别的老人一样。他永远不会坐在院里花坛边打盹晒太阳,不会陪母亲一块买菜(他不愿母亲还价,因为他把对菜农的同情间接倾注在了对二道贩子的同情上),不会去公园和别的老人扎堆闲话,不会用亲热些的称呼唤我们(他从来称呼我们全名),不会恪守养生之道,只信奉想吃什么那就是体内缺了什么,管它三油甘脂高不高。
父亲老了,可还是他。直通通地走路,说话,嗓门大得像对方患了严重耳背;固执,性孤独却好客,最高兴人家赞他菜烧得好,倘人家没说,他就要亲自指点盘中不寻常处(如刀功配料、烹饪手法等);无条件地信人,屡次借钱给不良同乡(总和几乎是积蓄全部);每日不离酒,母亲一不留神,他就提溜起瓶飞快给杯子添上一点。
五月底兰溪的那顿生日酒,想必热闹非凡。姨婆儿子给安排的酒店,酒席对平日勤俭的父亲来说相当奢侈,花了一千多,这是父亲请客历史中空前(可能也是绝后)的纪录。少小离家,从来回兰溪都是亲朋请他,他是客。这次,他是主,他要让亲戚们吃得尽兴喝得畅快。那天将要席散,父亲才说起自己提前过六十生日。43年,他在老家过的唯一生日,席间长辈只余老眼昏花的姨婆。众人皆起敬酒,父亲想必喝得不少,但父亲坚持说他一点没醉。真没醉。出酒店,他还面朝北站了好一会,那个方向,是爷爷奶奶老宅“尚义堂巷”的方向,也是他们墓地的方向。
(本文被评为《读者》杂志2004年度最受读者欢迎作品)
《父亲和我》
-吕德安
父亲和我
我们并肩走着
秋雨稍歇
和前一阵雨
像隔了多年时光
我们走在雨和雨的间歇里
肩头清晰地靠在一起
却没有一句要说的话
我们刚从屋子里出来
所以没有一句要说的话
这是长久生活在一起
造成的
滴水的声音像折下的一支细枝条
像过冬的梅花
父亲的头发已经全白
但这近乎于一种灵魂
会使人不禁肃然起敬
依然是熟悉的街道
熟悉的人要举手致意
父亲和我都怀着难言的恩情
安详地走着
评论: 1 | 引用: 5 | 查看次数: 7996
欧艾[2006-01-22 10:04 AM | | | 218.87.11.245 | | 取消审核 | 回复]
沙发非常喜欢陈蔚文的东西!有灵气,真正的,不同于那些当前所谓的红作家,下沉的,同时飞扬的灵气,买了她的<情感素材>,不过她不少更好的散主讲水收录有憾.
发表评论
你没有权限发表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