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:回眸《南京南京》 |
正文: |
陆川的电影《南京南京》公映.他会怎样来表现1937~1938的那场大屠杀?是翻版人们脑海中的记忆,还是有所突破?前者局限于保守,没有新意将扼杀票房.后者犯险,民愤难违当心臭鸡蛋.因为这样忐忑的心态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去看这部电影. 有人说东北不抵抗有了满伪政权,似乎南京的抵抗可以成为日本屠杀的借口。但借口永远都只能是借口,并不能掩盖凶残贪婪的本性。平民、伤兵、妇女、儿童,都不能保全,所谓的安全区不过是日本兵的狩猎场。宁愿站着死,不要坐着生。“刘烨”站起来了,我看到中国军人的脊梁;“刘烨”倒下了,但象征中国年轻的抗战力量的小豆子保存了下来。懦弱的“唐秘书”最终选择了悲伧去死,因为保全了太太和他的遗腹子,他死得很有希望!纯洁、美丽而坚定的姜淑云,象征中国女性最为高贵的品质,侵略者永远也玷污不了。抗争、不屈,圣洁这些中国最优秀的、最有希望的东西得以延续。中国永远不灭!!南京南京不光表现死横遍地、奸淫掳掠的既有认识,还让人看见黑暗、令人窒息的屠杀下的希望火种,这是南京南京让我欣慰的地方。 角川,一个总算受了点教化的日本军官,在以往中国抗日题材中是绝无仅有的。这是本片最大的突破,也是本片最惹争议的地方。我觉得这样一点突破是可以接受的。角川受过教会教育,对爱情充满憧憬,在军国主义洗脑下依然能够发现中国内在品质的侵略者,是什么让最终绝望地自杀?军国主义忽略了人性中善的存在,但善是存在的,我们的导演发现了。慰安妇击碎了爱情,所以他必须成全圣洁的姜老师;枪炮造就的尸山难越过,他唯有放小豆子、自杀。善良终于能从角川心里的牢笼中获得自由。而最后场景中那个在木桶中洗澡的日本军人,他不停地洗呀洗,总也洗不干净的。我我觉得这个人是日本不承认历史的代表。非常有意思! 总体感觉《南京南京》在表现南京大屠杀场景的多角度上是很成功的。对存在但不明显的日本“良知”的表达,让我们民族站得更高,包罗更宽。这是日本式狭隘的史观所不能望其项背的。从这点来说,中日的未来,在道德的层面中国有绝对的控制权。我们不必太过担心这点突破会弱化仇恨,或可能招致再次的民族危难。我相信我们的民族对历史的咀嚼所品出的味道,会让我们的眼睛更亮,心里更明。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