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沿论坛-回复帖子
 前沿论坛->[* 财务知识探讨 *]->回复帖子
    

 回复帖子:北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SWOT分析
 呢 称:  点此注册
 密 码:  忘记密码
 接头码:  (请向院线财务部查询最新接头码!)
 验证码:  验证码
 主 题:
 内 容:   加粗 下划线 斜体 插入图片 插入flash 插入音乐 插入视频 插入real媒体 插入引用 插入超级链接 插入邮件 插入列表 插入网页

( 察看文章长度 )
   

 主题:北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SWOT分析
 正文:
摘要:文章简要回顾了北京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,运用SWOT分析法,对北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势、劣势、机遇、挑战作了全面的 分析,并得出结论:北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势突出,外部机遇良好,只要克服劣势,化解挑战,一定能在全国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 变。

  关键词:SWOT,经济发展方式,转变,北京

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在十七大提出的发展经济的重要方针,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 破解发展难题、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之策、关键之举。北京是全国的政治、文化中心,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雄厚的科技实力,首都优势明 显,应当在全国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。

  一、北京市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

  从北京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,改革开放前北京经济增长方式为“粗放型”增长阶段,改革开放以后到目前为由“粗放型”向“集约型”转变过渡阶段。1949-1979年,北京着重发展工业经济,并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。在这一阶段,北京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大量资金和劳动力投 放获得,属于“粗放型”增长阶段。1949-1978年固定资产累计投资达250亿元,职工由1949年的40多万人增加到1978年的300多万人,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和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,1953-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7.2%.改革开放以后,北京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,总体上处于快速增长时期。这一时期,劳动力投入增长速度有所放慢,20世纪90年代以来,资金投入大为增加,使企业数量、规模不断扩张;在产业结构上,逐步形成“三、二、一”的产业格局,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下降,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,经济增长方式中集约型 因素明显增加。总体而言,这一阶段北京经济属于由“粗放型”向“集约型”转变过渡阶段。

  经过多年发展,北京已经从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型城市过渡到以信息服务、文化创意等第三产业为支柱的服务型城市。但是,北京的经济 增长方式还是较为粗放而不是集约的;在经济总量增加的背后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缓慢;土地的利用率、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率、利润率不高;部分产品万元产值的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;循环经济发展滞后;科技进步和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力度与首都科技、人才优势不相适配,经济增 长方式的技术基础不牢固。

  二、北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SWOT分析

  (一)北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势(Strengths)

  1、北京经济发展成就突出,具备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良好基础

  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增强了北京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,为北京在更高层次上推动科学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。2010年,北京 人均生产总值超过了10000美元,自主增长能力和动力大大增强,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主导支撑作用更加突出,全市经济进入平稳较快发展 的新阶段。北京已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、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,在节能降耗上取得了明显成效。近年来,北京工 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所形成的浓厚发展氛围,为推动北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凝聚了心智,创造了条件,增强了动力,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 础。

  2、北京具有独特的首都优势,聚集了一大批高端资源,为北京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

  北京地区是全国科技力量最集中、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。从科研基地情况看,28%的国家重点实验室、33%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、45% 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、30%的国家重点学科设在北京。北京是全国最大的人才培育基地。北京的重点高校占全国的1/4,研究生院占全国的 1/3;北京培养的博士生和硕士生规模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/3和1/5.此外,北京是现代文化与古老文化、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汇处,聚集了 全国一流的文化艺术机构和文化人才。北京地区出版的图书约占全国总量的1/2,音像制品占1/3,期刊占1/4,报纸占1/5,电视剧出品(部)集 数和电影产量占全国1/3以上。北京的科技和人才资源特别丰富,科技创新的基础好、水平高,有基础、有条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走在 全国前列。

  3、“十二五”规划建议科学谋划了北京经济发展未来,有利于调动和引导各方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

  2010年12月发布的《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》(以下简称:《说明》)指出,北京“十二五”要 着眼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,体现增强发展全面性、协调性、可持续性的客观要求,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。《说明》提出“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,以科学发展为主题,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”,全力推动“人文北京、科技北京、绿色北京”战略,“努力打造国际 活动聚集之都、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、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、和谐宜居之都”,推动北京向中国特 色世界城市迈出坚实的步伐。这为北京在“十二五”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。

  (二)北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劣势(Weaknesses)

  1、人口、资源与环境的压力

  当前,首都北京的人口、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矛盾已日趋严峻,人口过度膨胀,自然资源严重短缺,大气环境污染明显,已成为制约首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。按2009年的常住人口计算,北京人均土地面积仅为0.09公顷,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/7。北京严重缺水,2009年北京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26立方米,属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。北京人口压力巨大,2009年北京常住人口达到1755万人,1978-2009年31年间增长了 2.01倍。北京的能源也极为紧缺,100%的天然气、100%的石油、94%的煤炭、70%的电力都是从外埠调入。另外,2010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达到 478万辆,交通拥堵严重,并加重了城市的环境污染。

  2、经济发展失衡的压力

  随着经济的发展,北京的贫富差距持续扩大。北京贫富差距比在2005年就已达到0.5左右,超过了0.45的国际警戒水平,而且行业之间的 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。同时,区域经济发展失衡。以北京为中心的首都圈和以北京-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冀地区,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经济发 展水平的差距过于悬殊。尤其是北京与天津之间缺乏实质性合作以及同构化竞争,是导致区域发展失衡的重要因素。另外,在北京城市内部, 受“单中心”格局困扰,功能过于集中在中心城区,郊区发展相对缓慢。

  3、产业升级的压力

  北京产业升级的压力表现为制造业“空心化”和服务业低端化,中心城区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。虽然北京三次产业总体结构的调整已基本 到位,2009年第三产业占GDP的份额为73.1%,接近于发达国家中心城市的水平,但是各产业的内部结构和增长质量仍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,例 如,重工业的比重依然过高,缺乏自主技术和知识产权,生产的附加值和盈利率偏低;生产性服务业虽然发展迅速,但高端化的服务仍然供给 不足,整体的分工水平、服务标准以及专业化程度都有待提高。此外,北京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定位模糊,具体的产业规划重点不明,产业 间缺乏横向关联,优势产业不突出。

  (三)北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(Opportunities)

  1、跨国产业的大转移

  进入21世纪以来,全球服务业开始出现大规模转移迹象,IT业务外包等等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服务业态之一。产业体系的转移成为重点, 由以往的孤立的企业行为逐渐过渡到国际生产网络或体系;产业转移的结构进一步升级,产业转移的重点由劳动密集型终端制成品逐步向价值 链中上游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生产活动转化。

  2、环渤海湾区域经济一体化

  目前,环渤海地区正在依托自身资源、区位优势拓展新的发展空间,探索新的发展路径,在更大的空间范围中寻找发展定位。合作日益成 为各省区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发展动力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环渤海湾区域将按照国家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要求,以京津冀都市圈建设为核心, 强化北京、天津等多个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,带动周边城市发展,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,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,形成多 圈层、大跨度、互利共赢的区域发展格局。

  3、经济形态向循环经济转型

 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,低消耗、低排放、高效率,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。在西方国家,循 环经济已经成为趋势和潮流,有的国家甚至以立法的方式加以推进,绿色食品、绿色消费、绿色环境已经成为当今的时尚。未来中国将建立起 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、政策支持体系、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。北京要借力世界循环经济的转型,加快调整城市空 间结构布局,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。

  (四)北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挑战(Threats)

  1、外部经济环境面临剧烈波动

  当前,全球经济失衡加剧、增速放缓;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影响蔓延,美元持续贬值;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,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高 位运行。这些都可能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。同时,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,围绕市场、资源、人才、技术、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 烈,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极为复杂。世界经济的波动加大,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很难评估,加大了经济发展政策制定、实施的难度。

  2、与其他发达城市的竞争

  从三次产业的结构上看,2010年北京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达到75.8%,而2000年东京为81.7%,2003年香港为85.2%,且北京第三产业的规 模、结构、质量、水平还有很大差距。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,北京仍处于较低水平。目前北京市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率,大体相当于发达国家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水平。从技术创新能力来看,与国际大都市相比,北京在国际专利申请数量、企业R&D执行比 例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比例方面,差距十分明显,创新绩效并不高。从资源环境绩效上看,北京市资源环境绩效水平虽居全国第4位,但在 重要资源的产出效率方面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,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偏低。

  3、全球控制碳排放

  根据Maplecroft公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数据显示,中国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60亿吨,位居世界各国之首。北京的人均碳排放 量8.2吨,上海为9.7吨,广州为9.2吨,而22个样本城市的平均值为4.6吨。中国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国际压力。目前,北京是 拥有1755万人口的特大城市,区域发展不平衡,人口、资源和环境压力巨大,控制温室气体排放,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目标困难重重。

  三、结论

 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,北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很强的优势,并面临前所未有的机会,只要能克服劣势、化解挑战,北京一定能在 全国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,实现人口、资源、环境、经济、社会协调发展。

前沿论坛 Ver2.5, Copyright (C), Powered By Leon L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