昵称:一航 头衔:会员 积分:340分 注册:2009-7-21
状态:离线
|
|
听说《越光宝盒》要上映,怀着无比憧憬,带着对十年前那出《大话西游》的缅怀,我走进剧场,还买了一桶爆米花,顺带一大杯的可乐。可是爆米花还未吃,可乐还未喝,我就有种夺门而出的冲动,心里只有一个想法,哥看的是电影,还是农家乐桌子上的那道名叫大丰收的水果拼盘?想着还要写影评,我忍了又忍,拼命的吃着爆米花,喝着可乐,终于熬完了剩下的一个小时。
时光网上有人说,葡萄(①)老矣,已经成干。这话说的真没错,葡萄在拍出《大话西游》之后,就好像经受了一场核辐射,在一夜之间成为葡萄干了。从他的《情癫大圣》到《机器侠》,只要冠了“刘镇伟”三个字的影片,基本上就代表了“票房毒药”这四个字。
纵观《越光宝盒》全剧,给人的感觉就是N多的搞笑拼凑到一起的大杂烩,更重要的是,这些大杂烩还偏偏在十年前的《大话西游》里就看到过。于是,当每一个搞笑桥段出现的时候,剧场内两百多号人无一大笑的时候,冷场的感觉,就好像坐进了一个冰窟里。哥非常遗憾的想,这片子上映的时间还是早了点,要是赶到骄阳似火的夏季放映,都不用买雪糕降暑了。
有人说,这是一部恶搞的片子,进剧场看的就是恶搞。哥不赞同这种说法,如果只是为了恶搞而观影,或者说葡萄为了恶搞而拍这个片子,那么在葡萄打算拍片的时候,已经预示着这部片子悲惨的未来。既然如此,葡萄拍片的目的何在?在影片结尾打上“刘镇伟作品”五个字,他还真好意思这么做。
恶搞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会恶搞还非要恶搞,再加上并非原创,让人一看就知道非常的假,虚,伪。就连那些为了恶搞的目的来演戏的演员,他们终其一生,也不会因为这部影片而获得怎样的成就,相反,最终的最终,只能是更加远离众人的视线,然后黯然的退出演艺圈。
十年前的《大话西游》里,至少还有周星驰、朱茵、蓝洁瑛等人挑大梁,可是十年之后的《越光宝盒》呢?五十八个明星,除了主演的几个,其他五十个演员出场的时间不过昙花一现,就连于谦,一句台词都没有,出场两次,做了两次哑语演员,问题是,谁看的懂你做的手势,你出场有必要吗?哥不仅要问,这五十个演员是义务劳动,还是制片方的钱多的只能用这种方法来派发?亦或者是他们在洗黑钱……不敢想,不敢想啊!
即使是除掉五十个演员之后的八个主演,也不过是二线甚至退到三线的明星,就拿郑中基来说,老爸是EMI唱片公司郑东汉,可是现在的EMI,早已盛名不在,所以就连他的儿子,也只能唱着《左右为难》的主打歌,一路跌跌撞撞,要么拍些不入流的影片,要么就此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外。还有孙俪等人,离一线遥遥无期,不提也罢。
哥不仅又想起一句话,拍烂片不可怕,可怕的是拍了一辈子,回头一看,发现都是烂片,那才是可怕的事情。当然,那部饱受争议的《大话西游》不在此列。《大话西游》被热炒时,正值年轻人们即将步入一个没有价值依归的社会之际,诸多焦虑最终促使无厘头成了他们甘之如饴的心灵鸡汤——70末80后们扔掉了“革命”式的父辈价值观后,无厘头自然粉墨登场:一来无厘头有一副看似决绝于前辈的外型,符合年轻人们的反叛气质从而满足了他们建构自我主体的需要;二来无厘头还是通向最深层的中华传统伦理,在一片纸醉金迷的市场主义大潮中,这才是无论如何不能也无法被抛弃的精神脊梁(正剧登场前总有喜剧铺垫,所以往大了说,无厘头的兴起是“国学热”的前兆)。星爷在《唐伯虎点秋香》中仰天长叹:“别人笑我太疯癫,我笑他人看不穿”,岂不令年轻观众们于我心有戚戚焉?
葡萄一把年纪了,在拍完《机器侠》的时候,回头一看,呃,拍了这么多的烂片,好像还差一点火候,于是灵机一动,就把《大话西游》翻了出来,放在炉子上烤一烤,继续炒冷饭。这不炒还好,炒完了一尝,真TMD难吃,干脆扔了。可是转念一想,扔了一分钱捞不到,还不如卖了,还能有点回本的希望。
于是乎,这部片子进入内地,然后上了各大影院的排片表,再接着,就是一通口是心非,颠倒黑白的宣传,更有广大的市民们,在没有一丝半点的辨别力,自愿掏钱,最终走进葡萄精心设计的陷阱里。
这年头老百姓的钱就是好挣!由不得葡萄会有这样的想法,一边数着银行卡里翻滚而来的钱,一边策划着另外一幕剧情,最好是《机器侠》之二,说不定还能骗一笔入账。呜呼哉,老百姓的血汗钱,就这样被轻而易举的骗了去。
最后一句话做总结,这年头,骗子真TMD多。
|
| |